在城市的大街小巷,有一家家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鸡公煲小店,那浓郁的味道吸引着无数食客。在攀枝花学院民族食堂也有这么一家鸡公煲,给予了学生们味蕾的刺激。近日,记者有幸采访到了重庆鸡公煲店的老板罗扬明,走进他的美食世界,了解鸡公煲背后的故事。
创业初心:风雪三年,静待花开
罗扬明是攀枝花学院2010级电信学院自动化专业校友,还在校学习时就已经在老家提交了入党申请书,毕业后如愿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。踏入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攀钢氧气厂负责仪表维护工作,也就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稳定工作,但他觉得这似乎违背了自己的初心,几经思考,最终成为了一位敢于挑战、不安于平稳的创业者。说起开鸡公煲店的初衷,他的眼中闪烁着自信:“我本身就是个喜欢挑战的人,毕业后虽然找到了平稳的工作,拿着较高的工资,但是我仍然不想安于现状,想要突破自己,探索更多的可能。”这种富有冒险的勇气,成为了他创业的第一动力。
起初,罗扬明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他四处尝试创业的出头之路,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,尝试了无数次,也失败了无数次,但他没有放弃,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乐观的心态,不断地摸索和实践。
在采访中,他摇摇头笑着感慨:“那时候给我的感觉就是四处碰壁,无法寻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,觉得自己还年轻,仅凭一腔热血,结果也是不尽人意。”终于,经过三年的摸索,他捕捉到了鸡公煲的商机。
经营之道:手上食材,心中顾客
一家鸡公煲店能够长久地吸引顾客,食材的品质至关重要。罗扬明在食材的选择上有着近乎苛刻的标准:“我们店里的食材都是每天从正规供应商那里采购的新鲜食材,并且我每天都要细心检查,绝对不能有质量问题。”
在经营方面,罗扬明有自己的一套理念。他认为要用心去对待每一位走进店里的人。“我们的服务可能没有大饭店那么高档,但我们有热情和真诚。我经常和顾客交流,听取他们的意见,不断改进。”无论是顾客对口味提出的建议,还是对环境的看法,他都会认真考虑。
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,罗扬明还对鸡公煲的口味进行了多样化的改进,辣椒也是用的印度椒。他说:“现在的学生吃辣程度各不相同,我们要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,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喜欢上我们的鸡公煲。”
餐饮行业竞争激烈,罗扬明的鸡公煲店也面临着诸多挑战。特别疫情期间,学校封锁,店铺门可罗雀,但是成本仍在支出,完全是亏损的状态。疫情结束后,无论是周边餐饮店新增数量直线上升,还是食材价格的波动,都给他带来了压力。
“食材价格上涨的时候,我们也很为难。但我不想因为成本增加就降低品质。”同时,市场的变化也要求他不断创新。“现在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,我们不能一直守着老一套。要不断推出新菜品,新活动,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。”
未来展望:匠心独具 心向远方
谈到未来,罗扬明充满了信心:“在菜品方面,我会继续深耕鸡公煲这一核心产品。不断优化现有配方,确保每一锅鸡公煲都能保持浓郁醇厚的味道,让经典口味成为我们店的招牌记忆。同时,加大研发投入,推出其他产品或特色口味的鸡公煲,比如虾煲、兔煲,满足不同顾客的口味偏好。”他还打算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。“现在是网络时代,我们要利用好线上平台,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我们的店。”他已经在一些外卖平台上推出了优惠活动,并且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店铺宣传,取得了不错的效果,线上点菜也降低了时间成本。
采访结束时,店里已座无虚席,一位2024级新生告诉我们:“这家鸡公煲特别好吃,特别是锅底汤汁,把白菜蘸上它,简直就是灵魂吃法,而且店面十分干净卫生,上菜也比较快速,我是非常满意的,也会经常来吃。”看到一钵钵热气腾腾、香气扑鼻的鸡公煲端上桌时,同学们垂涎欲滴的表情,心底对这位师兄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。
(审核:肖国玉/编辑:陈梦诗/图:张娟/文:赖滢潞 游先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