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踏入食堂,热气腾腾的氛围扑面而来,只见“刚哥”——王叔正站在锅前辛勤劳作着。锅里翻滚的热气模糊了视线,却挡不住王叔专注的神情。当王叔察觉到我们的到来时,先是对着我们露出了温暖的微笑,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,瞬间驱散了清晨的凉意。接着,他麻利地擦了擦手上的水,扶了扶食堂要求佩戴的帽子,快步向我们走来。

其实,学生们更习惯称呼他为王叔,王叔本名叫王刚,所以档口取名“刚哥小吃”。王叔衣着简朴,食堂统一的帽子下,是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庞。他有些局促地讲起了自己做小吃的故事,言语中满是真诚。“1999年企业改制下岗后,我就来到了攀枝花学院,与母亲一道做起了小吃档口。虽然档口不大,品种也不多,但我们坚持做到干净卫生、食材新鲜、价格合理,我来这里十几年了,卖得最好的就是抄手。”说这话时,王叔的脸上洋溢着几分喜悦和自豪。王叔店里的抄手可谓一绝,肉馅鲜美多汁,调味恰到好处,而且个个都是现包的,这背后凝聚着王叔对食材品质的严格把控。王叔说,他坚持定点采购食材,每一次都亲自严格验货,确保食材的新鲜与安全。在厨房卫生方面,王叔更是做到了“吹毛求疵”档口始终保持干净、卫生的就餐环境。“守好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是最重要的”,王叔神情突然严肃起来,“我和母亲都是老党员,我们必须带头做到、做好”。
受母亲影响,王叔198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无论是在企业上班,还是自己经营小吃档口,他始终牢记自己入党的初心,无论再忙,他与母亲积极参加学校后勤党组织活动,虽然自己是小本经营,但当了解到贫困学生的情况后,他毫不犹豫地提供免费用餐服务,在他的资助下,一名学生去年刚刚大学毕业。疫情期间,虽然日子很难,但他选择了咬牙坚持,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,努力地生活着。王叔将近六十岁了,他的母亲也是八十高龄,每天早早地来到学校食堂开火、煮饭,他们的生活平淡却又充满秩序,婆婆说:“平时干着事才觉得心里踏实。”从她的话语中,不难感受到老一辈共产党人身上那种不怕吃苦、坚韧顽强的精神和品质。婆婆身体瘦瘦小小的,但说话却格外有力。她告诉我们,只要她还有力气,就会继续做下去。她的话语虽然朴实无华,却真诚动人。

2023年,王叔经营的“刚哥”小吃档口被命名为党员示范服务窗口,王叔也被学校后勤党组织评为“服务育人先进个人”,母子俩的精气神更足了。王叔告诉我们,这是对他的一种肯定与鞭策,他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为同学们做好每一餐,让师生们吃的开心、吃的放心,为师生的饮食健康尽一份力。
走出食堂,已有学生陆陆续续的迎面走来,又到用餐的时候了。当我们品尝美食的时候,可曾找到内心对话的桥梁。
(审核:肖国玉/编辑:陈梦诗/图:王艳飞/文:刘雨侗)